电池寿命
铅酸电池在使用上,如何确保电池可以正常的工作, 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,一般而言,电池在正常的使用下不至於突然损坏而不能工作,因此在判断电池是否损坏时,是以电池的容量为基准,对电池进行完整的充放电实验,当电池容量在本身额定容量的60%以下时,则此颗电池表示已严重老化,也可說是此电池已达寿命终期。
电池在实际使用时,通常会将电池串并联连接,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电池组的容量,因此在对电池的寿命作判断时,是以一串电池组作为量测的单位,也由於是以一串电池组作为一个单位,所以在设定实验条件时常将电池组的各个电池视为相同,但在实际使用上却会有相当程度的差异,导致有些电池老化的速度相当快,因而减少整串电池组的可用容量,所以在电池损坏而不堪使用之前必须将其更换,以确保电池系统的正常运作。
电池的寿命定义主要有两种
一.循环寿命 (Cycle Life):
循环意指将电池当作主要电源使用,所以充电放电的次数较为频繁,例如电动车辆;此时寿命的标准就是订定一个条件下,反覆充放电时,容量下降至针对初期值之某一值(例如80%或60%),可在此一期间所能反覆充放电的循环次数。
影响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最大因素就是放电深度(DOD,Depth of Discharge)
,当所使用的放电深度越深时,电池所能循环使用的次数便越少,其关系如下图所示,针对此铅酸电池CSB(HRL12390W),当放电深度为50%时,循环使用次数约为400到500次,当放电深度为100%时,循环使用次数便降至约为200到300次。
即然放电深度越深时,电池所能循环使用的次数便越少,寿命也相对减少,但为了电池安全角度又不得不做容量测试,原厂又说电池内阻比新的时候增加了30%时,可能是电池内部的极板格子体腐蚀,极板活性物质劣化和电解液干涸所造成。所以是否可以大胆假设,每一次的全容量放电时会造成内阻上升约1~1.5%。

浮充是指将电池当作备用电源,平常并不使用,必要时才使用的狀态,如不断电系统(UPS)及停电自动照明灯等,此时电池的寿命就是以时间來计算。
影响浮充寿命主要因素为充电电流,因为当电池应用在浮充狀态下时,通常持续地在充电,以确保电池维持在充饱狀态,但在持续充电时,充电的电流会影响电极极板的腐蚀速度,所以一般在可以补充电池自我放电的情况下,尽可能地减小充电的电流,因此一般浮充均使用定电压(CV)充电法,将浮充电压设定於充电量略大於自我放电量,以自行调节充电电流的大小,可相对的增加电池的寿命。
另一个影响浮充寿命的因素就是温度,温度越高会加速电极板的腐蚀速度,导致电池越快损坏,针对此铅酸电池CSB(HRL12390W)电池浮充寿命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,电池操作於环境温度25℃ 时,使用12~13个月后电池容量下降至60%,环境温度30℃ 时,使用8个月后电池容量下降至60%,只有在5℃时,使用18个月后电池容量才能维持在80%。
